【文章在 2023-04-18 更新過內容】
Bard 是 Google 為了力抗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與微軟 Bing Chat 而開發的產品,目標是讓使用者能夠以自然語言與電腦進行流暢、有趣、有用的對話,於今年二月正式推出,並且在三月底左右限定開放美國與英國使用者參與測試,雖然台灣不在第一波的名單內,但可以透過跳 VPN 方式來進行加入等候清單與測試。
不過從今天起不用再使用 VPN 才能與 Google Bard 互動,因為 Google Bard 台灣正式開放使用,但是目前並不支援中文,只能用英文對話,所以在使用上跟 ChatGPT 與微軟 Bing Chat 差異頗大。
Google Bard 台灣正式開放使用
Bard 的核心技術是 Google 兩年前發表的 LaMDA 模型,這是一種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,能夠根據過去的數據創造新的內容,而非僅僅辨識內容,LaMDA可以支援多種機器學習任務,如圖像辨識、自然語言處理等,並且具有強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。
Bard 與 ChatGPT 的不同之處在於,它會針對用戶提問一次給予整段答案,而不是逐字產生,此外 Bard 還會提供三種不同版本的答案或「草稿」,讓用戶自行選擇最適當的版本,Bard還有一個 Google it 按鈕,用戶若想搜尋相關資訊,點擊這個按鈕便會出現 Google 搜尋結果。
先前 Google 正式開放使用者加入等候清單並開始測試,但是首波僅限美國與英國的使用者,雖然台灣可以透過跳轉 VPN 的方式來使用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覺得跳 VPN 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慶幸的是,從今天起 Google Bard 正式支援台灣地區,我們不用透過 VPN 就可以加入等候清單並開始測試,但是目前僅有支援英文語言,並不支援繁體中文,所以對話上只能用英文來問答,使用者體驗不如 ChatGPT 與 Bing Chat 那樣親切好用。
但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英文不錯的讀者,可以透過「加入等候清單」的方式來參加測試,當 Google 核准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Google Bard AI 聊天機器人。
先前曾經寫過一篇 Google Bard 的簡易教學,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「Google Bard 是什麼?台灣如何申請 Google Bard 與使用教學」文章。
Google Bard 簡介
Google Bard 是 Google 推出的一款 AI 聊天機器人,它可以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的技術,模擬與人類的對話,並根據你提出的問題給出合理而有用的回答。
Google Bard 的技術基礎是大型語言模型 LaMDA (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) 的輕量化、改良版本,能夠挑選提示詞選擇最有可能的字詞進行回應,未來使用的人越多,Bard 就越能夠預測哪些回應對用戶有所幫助。
Google Bard 的目的是將世界上的知識與大型語言模型的能力、智慧和創造力相結合,為用戶提供新鮮、高質量的回應,Google Bard 可以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、加速你的想法並滿足好奇心,比如可以要求 Google Bard 給出達成今年閱讀更多書籍的建議,或是用簡單的概念解釋量子物理學、摘要部落格文章來激發創造力。
資料來源
最新文章
- Windows 10 KB5032278 非安全性更新釋出,版本 19045.3758
- Windows 11 KB5032288 非安全性更新釋出,更新內容總整理(22621.2792 和 22631.2792)
- 2023 PS Plus 12 月免費遊戲公布,共三款遊戲免費玩
- Windows 11 省電模式新功能,讓筆電電池更耐用
- Windows 11 市佔率突破 26%,Windows 10 市佔小幅下降
- 台灣警方查緝假 HDMI 線,一天就查扣 260 萬美元的仿冒品
- iOS 17.1.2 更新釋出,蘋果緊急修正兩大安全性問題
- HP Smart 軟體自動安裝在非 HP 設備上,微軟正在調查
- 蘋果 5G 基頻晶片研發計畫驚傳終止
- Ad Speedup 外掛,用 16 倍速快轉播放 YouTube 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