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22 年 5 月 28 日
前言
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(簡稱IE)誕生於 1995 年,總過有 11 個版本,曾經是最多人使用的瀏覽器,市占率曾經高達 95% 之多! 這跟微軟的 Windows 作業系統市占率有著直接的相關,畢竟 Windows 就綁著 IE 瀏覽器成為標準配備。一直到 Firefox 和 Google Chrome 推出,IE 的市占率才慢慢地下滑。
截至 2020/11 月,IE 在世界上還是有 5% 的市占率,可見當年瀏覽器中的霸主有多厲害! 而 2015/3/17 微軟宣布 Windows 10 的預設瀏覽器不會再是IE,而是由 Microsoft Edge 取代,但是 IE 還是會存在「附屬應用程式」中,也意味著 IE 已逐漸淡出瀏覽器市場。微軟在 2020/8/17 宣布,IE 會在 2020/11/30 之前終止服務,IE 支援的 Office365、OneDrive 和 Outlook等功能則會在 2021/8/17 正式終止。
雖然目前 IE 已經不再是市場主流,但身為曾經的霸主,還是值得尊敬!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瀏覽器界中不可或缺的腳色的興衰史吧!
IE瀏覽器的誕生與結束
IE 1.0 的誕生
IE 瀏覽器這個計畫是由托馬斯·里爾登(Thomas Reardon)所帶領的團隊在 1994 年夏天開始,當時瀏覽器市場是由 Netscape 所霸佔(70%以上),且競爭對手蘋果的 MacOS 更以 Netscape 為預設的瀏覽器,微軟並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瀏覽器,所以他們也想要打造一套且讓 Windows 作業系統預設使用。礙於當時微軟正值開發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高峰,沒時間從零開始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瀏覽器,所以他們選擇與 Spyglass 合作與取得授權,IE 1.0 因此而誕生! 正確來說,IE 1.0 是由當時第一款由使用 GUI 介面的瀏覽器 Mosaic 衍生出來的。
★ 小補充: 其後由托馬斯·里爾登(Thomas Reardon) 所帶領的團隊基於 IE 1.0 延伸開發出 IE 1.5,但因為當時沒有支付 Spyglass 專利費用,以 800 萬美金和解。
第一個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(IE 1.0) 於 1995/8/16 發布,當時並沒有綑綁在 Windows 95 作業系統發布時,而是包含在後續發布的 Windows 95 Plus! Pack 中,透過「Internet Jumpstart Kit」安裝。
IE 2.0
IE 2.0 是第一款跨平台的瀏覽器(Mac and Windows),1995/11/22 正式版本釋出,其特色為支援 JavaScr ipt、SSL、Cookies、Frames、VRML、RSA、網際網路新聞群組。
IE 3.0
從 IE 3.0 開始,瀏覽器核心程式碼已經不再使用 Spyglass 原始碼,支援 CSS、ActiveX、Java Applet 等,並且有 Internet Mail and New(為Outlook的前身)。大家熟悉的藍色「E符號」也是在這版本中正式加入!
IE 4.0
打著「The Web the Way You Want It!」(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瀏覽網路!)口號的 IE 4.0 瀏覽器首次使用 Trident 的排版引擎,市占率在 1999 年 3 月的時候超過 60%,Internet Mail and News 也被 Outlook Express 取代,新增的 Active Desktop 功能可以把網頁或是網路圖片放置在桌面上提供快速連結(其實這功能的構想不錯,可以在桌面建立天氣、股票、新聞等等資訊,但是礙於當時電腦速度不快且很占用資源,因而被使用者遺忘了!)
IE 5.0
IE 5.0 是最後一個可以執行在 Windows 3.1 和 Windows 95 的版本,除了新增與改進多項功能外,還首次有了 Compatibility Mode(相容模式),可以同時執行 IE 5.0 與 IE 4.0。
IE 6.0
IE 6.0 是最後一個以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」命名的版本,其後版本都改為「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」。此版本也是 IE 系列中市占率最高的版本,2003 年期間更高達 95% 市占率,不過也因為壓倒性的市占率導致微軟把研發改進 IE 的項目優先權降低,有長達五年的時間並未對 IE 6.0 有更新,這也讓另外一個瀏覽器 Mozilla Firefox 有崛起的機會。Firefox 抓準了消費者不滿IE 且針對 IE 的缺陷去開發,不少使用者都紛紛轉向使用 Firefox,短時間市占率就竄升到第二名!
IE 7.0
因為市占率逐漸下降被 Firefox 侵蝕,暌違五年微軟終於在 2006/10/18 發布 IE 7.0 版本。2008/2/22 更以「安全因素」透過 Windows Update 把 IE 版本強制更新到 7.0(不包含 Windows 2000)。
IE 8.0
IE 8.0 內建於 Windows 7 作業系統內,也提供 Windows XP 版本供使用者下載,並也是最後一版支援 Windows XP 的 IE 瀏覽器。在網頁支援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並通過 Acid2 測試,但在 Acid3 測試中僅得24分,遠遠落後競爭對手 Firefox 和 Opera。
IE 9.0
IE 9.0 採用全新的 JavaScript 引擎 Chakra,也是最後一個支援 Windows Vista 的版本,藍色E也更新成簡潔的淡藍色, 速度也大有進步。而且 IE 9.0 是 IE 瀏覽器中第一個帶有硬體加速的版本,在 Acid3 也獲得滿分100分。
IE 10.0
IE 10.0 為 Windows 8 的預設瀏覽器且不支援 Windows Vista,意味著只有 Windows 7 以上版本才可安裝。基本上跟 IE 9.0 差異性不大,主要是加強瀏覽速度與效能,號稱網頁瀏覽讀取速度比 IE 9.0 快 20%,效能也有大躍進的 60%!
IE 11.0
這是 IE 系列的最後一個版本,為 Windows 8.1 的預設瀏覽器。針對速度優化且號稱比其他對手快,支援 WebGL、HTML5 等新技術。
脫胎換骨的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
IE 的歷史版本大概就帶大家瀏覽到這邊,目前 IE 已經不再是微軟的預設瀏覽器且已經停止支援。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瀏覽器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,新瀏覽器比 IE11 快達兩倍,比 Google Chrome 43 和 Mozilla Firefox 40 都要快。在 SunSpider 的基準測試中,Edge 明顯快於其他瀏覽器,在 Google 的 Octane 2.0 和 Jetstream Benchmark 的測試中,它比 Google Chrome、Mozilla Firefox 和 Opera都要快,且耗電量比起其他瀏覽器少。
2020年1月15日,Edge 正式改用 Chromium 核心並正式推出,支援 Windows 7、Windows 8、Windows 8.1、Windows 10、MacOS,行動裝置則支援 iOS 和 Android。因為是跟 Google Chrome 使用相同核心,所以 Google 擴充功能(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)也可以使用在 Edge 上!微軟自己也有提供 Microsoft Edge 擴充功能(類似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)讓使用者去自己選擇並安裝新功能。
Microsoft Edge 雖然推出沒有多少時間,但是瀏覽器市佔率卻是慢慢的穩定上升,截至2020/11已經超越 Firefox 瀏覽器成為目前瀏覽器市場的第二名! 但是離第一名的 Google Chrome 還有一段距離,但誰也說不準是否將來 Microsoft Edge 又能再度成為霸主?
總結
回顧微軟瀏覽器一路走來的歷史,IE 從曾經的霸主到黯然停止支援,Edge 的全新設計到改用 Chromium 核心,微軟的瀏覽器似乎不曾離開我們的生活? 雖然現今的瀏覽器品牌非常多,但看到微軟還是有心試圖把瀏覽器版圖搶回,並沒有因為飽和市場而放棄,真的是值得嘉許!
而我自己用 Chromium 核心的 Edge 起來,操作上的確順手且快速,跟以前的IE實在是差好多阿!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樣的感覺呢?
資料來源: 維基百科 / gizmodo / The History of Internet Explorer / NetMarketShare
我是站長 Ted,提供各類 3C、科技新聞、技術教學類相關主題文章內容,歡迎追蹤「Google 新聞」、「Facebook 粉絲專頁」或加入「討論社團」,並且可以透過「小額贊助」方式支持我喔!
最新文章
- iPadOS 16.4 正式版,更新重點總整理
- iOS 16.4 正式版更新,重點新增功能與安全修正總整理
- 如何製作 macOS Ventura ISO/DMG 安裝映像檔?
- 如何修改 macOS 檔案預設開啟程式?3 分鐘快速修改!
- 彭博社:蘋果 iOS 17 將有使用者「期待」的新功能
- 蘋果 MR 頭戴式裝置不被內部看好?傳因為這 5 項致命缺點
- iPhone 15 Pro 規格搶先看,盤點 12 項重點規格與功能
- 郭明錤:USB-C 版 AirPods Pro 2 最快於今年第二季推出
- iOS App Store 跳出「帳戶不在此店面」要怎麼解決?
- 112 年 1 月 2 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、領獎規則與通路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