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在 2022-05-28 更新過內容】
蘋果在 2021 年度的春季發表會上推出了七種顏色的 iMac 一體式電腦,除了顏色之外,當然也搭載著蘋果自家的 M1 CPU!
雖然之前已經入手並開箱過 Mac Mini M1 和 MacBook Air M1,但這次的 iMac 實在是太漂亮啦,不小心手滑買了一台來滿足自己的虛榮感!
不免俗的也讓我來為大家帶來簡單的開箱與測試,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,或是透過聯絡我跟我溝通討論喔,讓我們開始吧!
iMac M1 規格總覽
這次推出的 24 吋 iMac 共有三種基本規格可以選擇,如下圖:
但如果詳細去看規格差異,可以簡單看成兩種基礎規格即可,就像上圖的左右兩邊紅色框框。
右邊的規格差異只是差在 SSD 大小不一樣,其餘規格都一致,左邊的話最主要的差異是 GPU 的核心數量與沒有 USB 3 埠、乙太網路埠與 Touch ID。
除了 USB 3 埠與 GPU 核心外,其餘的規格都可以在選購時升級上去,例如 256GB 升級成 512GB、8GB 記憶體升級 16GB 記憶體,記憶體與 SSD 升到下一個等級的金額都是加價台幣 6000 元,升級乙太網路加價台幣 1000 元,升級含 Touch ID 的巧控鍵盤加價台幣 1500 元。
規格 A | 規格 B | 規格 C | |
M1 CPU | 8 核心 CPU | 8 核心 CPU | |
顯示器 | 24 吋 4.5K Retina 顯示器 4480 x 2520 解析度,每吋 218 像素, | ||
顏色 | 藍色 | 藍色 | |
儲存空間 | 256GB SSD (可升級 512GB 或 1TB) | 256GB SSD (可升級 512GB/1TB /2TB) | 512GB SSD (可升級 1TB /2TB) |
記憶體 | 8GB 記憶體,可升級 16GB 記憶體。 | ||
相機 | 1080p FaceTime HD 相機,搭配 M1 上的影像訊號處理器。 | ||
視訊支援 | 同時支援內建顯示器的完整原生解析度,可顯示十億種顏色,以及: 一部最高可達 6K 解析度、60Hz 的外接顯示器。 | ||
音訊 | 六揚聲器系統、三麥克風陣列、杜比全景聲播放支援空間音訊。 | ||
連接埠 | 兩個 Thunderbolt / USB 4 埠、3.5mm 耳麥孔 (可訂製 Gigabit 乙太網路) | 兩個 Thunderbolt / USB 4 埠、兩個 USB 3 埠、Gigabit 乙太網路。 | |
無線技術 | 802.11ax Wi-Fi 6 無線網路、IEEE 802.11a/b/g/n/ac 相容、藍牙 5.0 無線技術。 | ||
巧控鍵盤 | 有(無 Touch ID,可訂製) | 有,含 Touch ID。 | 有,含 Touch ID。 |
巧控滑鼠 | 有 | ||
尺寸 | 46.1×58.7×14.7(公分) | ||
重量 | 4.46 公斤 | 4.48 公斤 | |
售價 |
入手機型
在比較規格之後,加上這次的預算較為充足,就決定選擇最高規格的機型,並把記憶體升級為 16GB,顏色的部分則選擇綠色。
- 機型:iMac M1 2021 24 吋
- 晶片:M1(8CPU+8GPU)
- 記憶體:16GB
- SSD:512GB
因為是新推出的電腦,在蘋果官網下單後,需等待較長一段時間,我是在 2021/7/2 下單,大約等了 20 天,於 2021/7/22 收到新電腦,使用一個多月後,才正式開始撰寫這篇開箱評測文。
iMac M1 重點特色整理
這邊整理一下個人認為此次蘋果新推出的 iMac M1 的亮點與特色,是自己使用後有觀察到的一些心得,快點跟我一起一探究竟!
M1 CPU
蘋果自家研發的第一代 CPU 相信大家都已經聽過了,這邊就不做深入的說明,但因為這是重點中的重點,所以還是得提一下!
M1 是由台積電所代工生產,是一顆 5 奈米製程 ARM 架構的處理器,M1 整合了處理器、顯示卡、輸入輸出(I/O)、記憶體等成為系統單晶片(SoC, System on a Chip),這些晶片以往在主機板上都是分散在不同地方,藉以達到更快的處理速度!
統一記憶體架構
這次 M1 所使用的是統一記憶體架構(UMA, Uniform Memory Access),有個統一記憶體池,M1 晶片中的所有工作都可以使用這個記憶體池,使效能提升。
傳統電腦中,因為各個晶片是分散的,所以如果需要存取對方資料,則需透過記憶體進行讀取及複製的動作,例如 CPU 需要 GPU 的資料,就必須去系統記憶體(RAM)中讀取以及複製。
統一記憶體架構則省去繁瑣的來回複製的動作,因為 SoC 內的工作都可以共享同一個記憶體池,所以效能會更好、會更快!
輕薄與多種顏色外觀
這次機身的厚度僅有 1.5 公分,並有七種顏色可以選擇,有一種簡約風格中帶一點豐富感,整體看起來比以往的 iMac 都還要有時尚感!
4.5K Retina 顯示器 + 六個揚聲器音響
24 吋的 4.5K Retina 螢幕加上 P3 廣色域,支援將近 10 億種色彩,加上亮度 500 尼特與特殊的螢幕抗反射鍍膜,不管是在辦公或娛樂上,都有極佳的視覺享受。
另外是這次 iMac 配備六個揚聲器音響,並支援空間音訊度比全景音,在聆聽音樂或是觀看電影上,更上一個層次!
1080p FaceTime HD 相機 + 錄音室等級麥克風
iMac 2021 M1 是歷代蘋果電腦產品中,相機解析度最高的,除了可以帶來更清楚的視訊通話畫質外,透過 M1 的影像訊號處理器 (ISP),可大幅提升影像品質。
M1 上的 ISP 運用視訊計算技術增強影像品質,為使視訊品質令人驚豔,它以每秒超過 1 兆次的運算,執行一系列步驟來分析並提升每一像素。先進的雜點消除演算法使清晰度達到全新境界,色調對映功能提供增強的動態範圍,為亮部和陰影帶來更多細節,再搭配 M1 中的神經網路引擎,使曝光與白平衡的調整更具智慧,在任何光線下,你都能神采奕奕,恰如其分。
在麥克風的部分,新的 iMac M1 是配備錄音室等級的三麥克風陣列,可減少回授,降低彼此間的干擾,讓大家聊得更順暢自然。波束成形技術有助於減少背景噪音對麥克風的影響,所以大家聽到的會是你的聲音,而不是環境雜音。
磁吸式的電源接頭
連接電腦上的電源線這次則是用「磁吸」的方式,吸力算是非常強,需要用點力量才能拔除,這樣也可以防止意外的扯到電源線,造成斷電的情境。
電源線顏色則會根據你所購買的顏色而有不同,外部用編織方式包覆,長達 2 公尺。
有 Touch ID 的巧控鍵盤
除了 8 核心 CPU + 7 核心 GPU 的機型外,其餘的都是預設搭配有 Touch ID 的巧控鍵盤,但也可以透過台幣 1500 元加購價升級,鍵盤的配色也會跟你所選購的 iMac 機型顏色一致。
可以藉由鍵盤上的 Touch ID 功能進行電腦登入解鎖、APP 安裝與購物付款等操作,相當的方便,就跟你的 iPhone 手機一樣!
簡約但高效能的 USB-C+乙太網路連接埠
每一台 iMac 都有兩個 Thunderbolt 連接埠可迅速傳輸資料,在連結到其他裝置時擁有高效能的選項,例如 Apple Pro Display XDR 等最高 6K 的顯示器,並配備更快的 Wi-Fi 6 無線技術。
8 核心的 iMac 包含兩個 USB-C 連接埠,搭配的電源轉接器含有一個 1 Gbps 的乙太網路連接埠,可避免桌面雜亂,如果是 7 核心的 iMac 也可以透過加購價台幣 1000 元進行升級。
可執行大多數的 iPhone/iPad 軟體
Apple M1 是使用 ARM 架構指令集,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跟 iPhone 和 iPad 一樣的架構,所以才可以執行,但現階段並非所有 Apps都可以在 App Store 找到 ,也就是說不是全部 APP 都支援。可以執行的 APP 用起來也是很順暢,並不會卡頓,工作之餘也可以切換遊戲的APP放鬆一下也不錯!
iMac M1 開箱照片
接下來就帶大家看一下新版本 iMac 的實體開箱照片,會用圖片加上簡單的旁白解說呈現,但礙於拍照技術不是很好,也沒有專業相機,如果有模糊不清楚的地方,請多多包涵!
先用個 15 秒的開箱小短片讓大家一窺究竟,這是剛收到電腦的時候拍的,後來也忘記拍外箱的照片,所以後面的都是電腦實體的照片。
iMac M1 效能跑分測試
除了七彩繽紛的顏色與變薄的機身外,M1 CPU 算是這次新推出的 iMac 中最重要的改變之一,雖然已經有很多人針對 M1 CPU 做過效能測試,之前我開箱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Air 也有測試過,但我還是不免俗的用效能跑分測試軟體來替這顆強大的 CPU 測試一下。
效能測試軟體分別是 Geekbench 5 與 Cinebench R23 這兩款,跑出來的效能分數結果跟之前開箱所測試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Air 差不多,SSD 讀寫速度測試則會用 Blackmagic Disk Speed 來做測試,以下為詳細測試結果分數。
在 Geekbench 5 的單核心與多核心測試中,單核分數將近 1726 分,多核則有 7621 分。
在 Metal 測試中,分數也將近 21614 分。
在 OpenCL 的分數表現上,也有將近 19121 分。
在 Cinebench R23 的單核心與多核心測試上,分別拿到了 1507 分與 7758 分,單核心的效能更是直逼 Intel Core i7-1165G7(28W),真的是非常的嚇人!
最後在 SSD 的讀寫速度測試上,也有著不錯的速度,我這次選購的規格為 512GB PCIe Gen3 x4,寫入速度可以達 2922.4 MB/s,讀取速度則有 2839.7 MB/s。
總結
2021 年蘋果所帶來的全新 iMac 算是有讓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,因為多了很多顏色可以選擇,外觀外型上也一改以往的設計,變成正方形且厚度很薄,但並不會因為這樣的設計而壓縮到效能,因為新款 iMac 上所搭載的 M1 CPU 非常的強大,足以應付所有的工作!
加上螢幕解析度高達 4.5K Retina,也有著六顆揚聲器來支援空間音訊與杜比全景音,讓你在影音娛樂上的視覺與聽覺享受更上一層樓!
最後是配備著錄音室等級的麥克風與 1080p 解析度的相機,不管是在影音創作,或是工作會議上,都可以有著極佳的體驗!
總結起來,不論你是要做一般的文書處理、影音娛樂、數位創作、影片剪輯、視訊會議、錄製音效等需求,一台 iMac M1 即可搞定一切,真的是實至名歸的 All-in-one 一體式電腦,非常推薦大家!
推薦購買管道
常見問題
iMac 2021 與以往有什麼不一樣?
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把 CPU 換成蘋果自行研發的 M1,另外也提供七種機身顏色可以選擇。
SSD 與 RAM 可以升級嗎?
可以,在選購的時候都有升級的選項可以選擇。
iMac 2021 有幾個喇叭?
總共有 6 個揚聲器,並支援空間音訊與全景杜比音效。
磁吸式的電源接頭會不會容易掉落?
基本上不是用力去拉扯,都不會輕易掉落,筆者自己試過算是吸力很強,除非瞬間拉扯力量過大才有可能脫落!
最便宜的款式並沒有 Touch ID,可以加購嗎?
可以,在選購的時候可以透過升級的選項加購有 Touch ID 的巧控鍵盤!
最新文章
- 清晰度激增!最強影片畫質修復技巧公開,AI的畫質修復功能究竟怎樣?
- 3 種 iOS 17 更新方法【iOS 17 下載方法、支援機型重點整理】
- 【教學】如何在 Windows VMware 安裝 macOS 13 Ventura?
- Windows 連 Mac 電腦共用資料夾、共用硬碟,同網域就可快速同步傳輸檔案
- 【限時免費】MultCloud 跨雲端傳輸工具,限時 200GB 流量免費領!
- Mac 連 Windows 共用資料夾、共用硬碟設定技巧教學(含密碼權限)
- Win10/Win 11 辦公室共用資料夾、共用硬碟教學,含不同權限密碼設定(區域網路)
- 【限時免費】AnyViewer Professional 遠端桌面軟體一年份序號免費拿
- 【限時免費】AOMEI Backupper Professional 一年份序號免費拿
- 【限時免費】AOMEI FoneTool Professional 一年份序號免費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