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
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3

最後更新日期:2022年05月28日

距離上次寫開箱評測文已經是 2021 年 9 月的事情了,當時是買了 iMac M1 版本的電腦,最近終於又有新產品可以來寫個文章,就是「iPad Air 5」,這次被它的 M1 CPU 給吸引到,一不小心就讓荷包瘦身一下,順便題一下,這次在購買時有搭配「Apple Trade In」換購服務,有興趣可以參考「Apple Trade In 換購詳細流程全記錄!」一文。

這次的文章沒有前面開箱的照片(實體照也很少),主要是因為家裡採光不佳,且大家應該也看開箱看到膩,所以主要放在我自己親身使用的一些感想,當然也會有基本的效能測試,但是我並沒有買「Apple Pencil」搭配使用,畢竟自己真的用不太到,這部份可能要參考其他創作者的心得囉,一起往下看吧!

入手規格

ipad air 5

自己在這次所購入的規格如下:

  • 外觀:藍色
  • 容量:64GB WiFi 版
  • 配件:鍵盤式聰穎雙面夾

我是選擇 WiFi 版本,且容量只有選擇 64GB,主要是想拿來看看影片,偶爾搭配鍵盤可以寫寫部落格文章,覺得應該是很夠用了!

重點特色

因為照片少的可憐,所以就只能跟各位介紹一些重點功能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這一代有什麼新特色!

M1 CPU

M1 CPU

蘋果自家研發的第一代 CPU 相信大家都已經聽過了,這邊就不做深入的說明,但因為這是重點中的重點,所以還是得提一下!在跟前一代相比下,8 核心 CPU 帶來最高可達 60% 的效能提升,8 核心 GPU, 繪圖處理速度提升最快可達 2 倍,不管是拿來生活娛樂或是辦公,都非常的給力!

五種顏色
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7

iPad Air 5 提供五種顏色可以選擇,有太空灰、星光、粉紅、紫與藍色,可以說是色彩繽紛,外觀上多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。

頂端按鈕整合 Touch ID
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9

Touch ID 整合到螢幕頂端的按鈕,雖然跟前一代沒有變化,但我覺得有 Touch ID 就很方便,不管是在付款或是安裝軟體上。

人物居中功能

前置鏡頭達 1200 萬像素超廣角,併支援「人物居中」功能,在視訊通話時,可以自動的把你的人物保持在畫面中間,如果有其他人加入或離開,也會自動拉開或拉近。

USB-C

這一代的充電接頭換成 USB-C 的介面,支援原生 DisplayPort 輸出,資料傳輸則支援 USB 3.1 Gen 2 (速度最高可達 10Gb/s),當然也是充電的來源!

效能跑分

這部分我簡單帶過就好,跑分就只是個數字,當然越高就越好,但是當你用不到這些效能時,你也體會不出來!
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11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13

使用心得

自己因為沒有需要「吃效能」的工作需要在 iPad 上運行,所以針對效能部分自己體驗比較沒有那麼深刻,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拿來平常的娛樂,例如打打遊戲、看看電影等簡單的工作,偶爾會拿來寫寫部落格文章,僅此而已,所以自己在這次也多加購了「鍵盤式聰穎雙面夾」,除了可以直接拿來當保護殼外,並且可以立起來使用鍵盤(兩種角度),讓我在娛樂之餘想要工作時,也有鍵盤可以打字!

下方圖片為兩種直立角度,對我來說都是相當舒適的角度。
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15
iPad Air 5 WiFi 版使用體驗,效能過剩卻又讚不絕口! 17

在鍵盤的使用方法上,跟 macOS 基本上沒有差異,雖然鍵盤回饋的感覺沒有很好,但還算可以接受,另外我也會自己接一個藍牙滑鼠,不一定要 Apple 的滑鼠,就可以使用滑鼠來代替點擊螢幕,就等於一台小電腦的感覺!

總結

這應該算是史上最懶的開箱了,我並沒有寫太多關於開箱與測試內容,因為對我來說真的用到的機會也不多,除了平常回老家不想帶電腦時,可以帶著 iPad Air 5 輕便一點外,其餘在家的時間幾乎都是用電腦。

這一代的 iPad Air 5,針對我自身的使用情況,會有種「效能過剩」的感覺,但是又因為其他工作也可以很快速,例如打開遊戲、打開 APP 等,又會有一種讚不絕口的感覺,所以如果你是跟我一樣,平常主要用電腦,平板機會較少,但又怕未來可能會需要「高效能」的工作,就可以選擇 M1 版本的 iPad Air,以備不時之需,就算沒有用到,純粹拿來打遊戲也是蠻爽的!

歡迎免費訂閱Google 新聞」、「RSS」、追蹤Facebook」、「Instagram」、「YouTube」、「Dcard」、「TikTok」或加入討論社團」,並且可以透過「小額贊助」方式支持本站所有媒體持續營運!

返回頂端